流浪天下

背包行走,流浪天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3月5日,已超过半年没有更新,如果内容失效,请在评论区反馈,谢谢!

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母亲就打电话过来,问我过年回家不,如果回去就把鸡蛋给我留着。我知道其实不是鸡蛋的事,母亲其实是希望我回去的,疫情这几年少有回家,无论如何都应该回家过年了。

回家

从城里汽车站坐客车到镇上,碰到以前在村里开理发店的韩老师在跑“摩的”,老远的招呼我,于是坐他的摩托车回老家。

由于干旱,一咱上水田里的水早已经干涸。
这年要种些菜着实不易。听母亲说天热的时候种了一些油菜,全被虫子吃光了,白天不见虫,非得晚上才从土里爬出来。隔壁的叔晚上出去捉虫,一晚上就能捉半盆,全是一卡来长的青虫。

▲ 干涸的水田

由于埋设天然气管道,村里的基耕道与邻队的公路接通了,这条接通的路到镇上近了两公里,不时有车经过,虽然只铺了石子,路面也被车压的溜光镗亮。地图上查了一下,高德地图更新了这条路,百度地图没有更新。

▲ 新修的路和天然气管道挖出的土反而是去年经过半年时间埋设天然气管道经过的地方,底部的石头和沙子被翻上来,还没有完全恢复,满目疮痍的感觉。

贴对子

除夕这天没啥事,母亲拿出对子(也叫春联或对联)和门神来让我贴。母亲说她不认识字也分不出上下联哪边贴哪边,家里就我还认识几个大字,所以应该由我来贴。对联照例是一幅贴厨房门,一幅贴在堂屋门上。小时候见过师范学校的四哥用毛笔手写春联,后来自己也准备了红纸黑墨大字毛笔和上下句准备“一展身手”,终究还是写出的字自己都不忍直视而至于放弃。现在的春联多是印刷好的成品。

门神则是一般是尉迟恭和秦叔宝。尉迟恭和秦叔宝成为门神的原因,据说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晚上经常做恶梦,夜不能寐,便让秦叔宝和尉迟恭晚上在自己的寝宫门口站岗,因为二人勇猛无敌,正气凛然,唐太宗希望以此来震慑鬼怪。天天 996 谁也受不了啊,于是想出个办法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宫门外。随着这样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百姓纷纷效仿,所以门神的典故便流传下来。

虽然沙土墙上对联根本贴不稳,即使贴上没几天就会让风刮跑,母亲还是坚持要买坚持要贴,辞旧迎新、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祝愿,这是母亲历年坚持的传统之一。

▲ 路边的萝卜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我们家向来是不怎么讲究的。反倒是祭祖仪式是必不可少的。

打我记事起,每年的除夕晚上父亲教我祭祖,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为隆重的家庭祭祀活动。祭祖活动通常是除夕晚饭前,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

祭祖开始的时候高方桌子抬出来放在堂屋里正对堂屋门的地方,按照“横敬神佛,竖祭祖宗”的规矩摆放。“横”与“直”指的是桌面的木纹路,分不清楚看木板拼缝也可以。祭祀神佛的桌子应该是横着摆放的。不知道是不是“神仙保佑横财飞进家”的意思。祭祀祖宗的桌子应该竖着摆放,孝敬祖宗自然要工工整整,不可乱了方寸。这个父亲没有说明,存属自己的猜想。而今父亲已然驾鹤西去,这事自然就落在我身上。

摆好桌子和三条长板凳,虽然没有三牲、全鸡全鱼,还需要摆上刀头肉、盆子菜之类的,至少得三个菜。左右上三方摆上碗,筷子竖着放在碗上,每只碗里要放一点儿米饭,倒上一碗酒。对着堂屋门的方向放一只米筒,用来插香烛。

桌子旁边通常是要码上一盒钱纸(有孔的草纸)。为了方便打扫防止火灾,通常是要码到一口旧锅里面。码的时候,为了方便快速烧透,要码成一种透风的形状,比如镂空的围屋或者拼图迷宫形状。

燃起香烛,点燃大的钱纸堆,嘴里还要说“xxx(对长辈的称呼)回来吃年饭了”,通常要念一长串的名字把去世的长辈一一请到。每个人都要轮流在供桌前三拜扣首,烧几张钱纸,烧纸时嘴里还要“念叨”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为了尽可能避免记性不好哪个长辈的名号没请到作祟,以及母亲娘家去世的长辈们,屋外通常还要摆上一小桌,同样燃起香烛和一小堆纸钱,嘴里念到“嘎公嘎婆(外公外婆)及所有没请到的都到外面领钱…”

如此通报完毕,看着钱纸堆熊熊燃烧,火生风起,火苗在钱堆里盘旋而上,映红了母亲和我的脸。母亲说这是先辈们在高兴地领“钱”。火堆没燃完是不能用树枝棍子之类的去挑的,据说挑烂了先辈们就领不到钱,领不到钱在另外一个世界就没钱用了。

或许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或许是祈盼来年吉祥。我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要祭祖,原话已经忘记了,大意是说:“祭祖是为了感谢老一辈祖先们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努力的生活,学会尊重和感恩...”听着奶奶的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隆重的祭祖了。

祖先们吃完饭领完钱,香烛快燃尽时,要烧一次“下席钱”,祖先碗里没吃完的饭要归拢到一个碗里,用来作“年饭”。收拾干净后,才是准备我们吃的年夜饭。

向来节俭的母亲做了四个菜:一个焖豆腐,一个芹菜豆腐干,一个青炒莴笋,一个肉。看着微信里别人家发的满桌大菜的丰盛的年夜饭,我调侃我们家吃得是不是有点儿“寒碜”。母亲却数落了我一顿。

仪式必不可少,但决没必要铺张浪费,这也是母亲历年坚持的传统之一。

去年的时候,家里一直陪伴母亲的猫妈妈和小猫不知道什么原因相继死掉了,母亲着实难过了一阵子。

邻居家的猫隔三差五也跑到我家来,倒像是自己养的猫一般。

▲ 别人家的猫

“毕竟不是自己养的猫,吃了饭就跑掉了…”母亲还是有些遗憾。

尽管如些,走人户吃九大碗的时候,母亲还是经常打包一些鱼呀骨头之类的回来喂猫。

除夕夜晚上,母亲收拾妥当,又忙着在灶台上摆上糖果之类的供果,点上香烛接灶神。

做完了这些,才有时间坐下来洗个脚,躺在床上看春节晚会。忙碌了一天,没多久就睡着了。

只要家宅安宁,哪路神仙都不要得罪,这是母亲历年坚持的传统之一。

晚上在坝子里用手机拍星空,想起小时候躺在院坝里纳凉数星星了。

▲ 星空

大年初一传统美食

大年初一,母亲通常是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和汤圆粉,拌料做圆宝。

所谓的圆宝就是大个的汤圆,里面包的是花生、芝麻、红糖、陈皮之类的馅。一共要包十二个,预示着月月发财,里面还要包几个硬币,早上谁抢先吃到这年的运气就好。

我曾经笑母亲,吃不了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包这么多,买点超市现成的小汤圆不是很方便么。

母亲愣了一下,说:那个没有过年的味道。

午餐也必定是母亲亲自做的臊子面。豆腐干、芹菜、肉粒、冬菜、冬笋炒好,再用红苕粉调一盆汁水,放锅里不断搅拌成一大锅半透明糊状的臊子,热气腾腾地浇在煮好的面和豌豆尖上,撒上葱花儿,那味道便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家的味道。这种味道离开家就永远也吃不到。

母亲在,家就在,这是母亲历年坚持的传统之一。

初一上坟

初一上午,传统的习俗是上坟祭祖。
记得小时候幺公带着我们一长队的男人浩浩荡荡的地去扫墓,那时候有走大半天,几十个坟都要走一遍。妇女们则在家里做午饭:臊子面。后来是三伯带队…而到今天,只有我们五个人出去扫墓了。

由于鞭炮厂管制,今年鞭炮商店都没什么货,索性大家约定上坟就不放鞭炮了。
除夕夜鞭炮声也少了很多,没多久就睡着了。

▲ 渡漕与正沟田

九大碗

通常年初三开始,村里的九大碗()就排起了。
生朝满十的都喜欢改到过年前后办一台席,这段时间大家都空闲的,也热闹。有人喜欢在家办席,图的就是吃个乡村里的土鸡土鸭,家里的喜庆;有人喜欢办在村里和镇上的馆子里,图的就是省心省事儿。这边吃席基本都是三天,头天和第三天是帮忙,中间一天是正席。
不知不觉间很多壮小伙都六十岁了,年青一些的小伙子早已不认识。
九大碗越来越丰盛,菜却越剩越多。什么蹄膀肘子之类的根本没人动筷子,天天吃哪吃得了这许多。

▲ 九大碗备妥


除非注明,流浪天下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查看声明
本文链接地址:
订阅本站:https://maie.name/feed打赏:https://maie.name/donation

背包客,徒步自助旅行爱好者,户外旅行风光爱好者。前逍遥山水间户外团队成员,“流浪天下”博客网站站长。背包旅行,流浪天下,行走的日子,我只是天堂的过客...

猜你也喜欢:

10 条评论

  1. 仰望空空的美好,还是故乡明。我之前问我妈,成都灰蒙蒙的还是老家好,小时候躺在院子里面数星星,看流星,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了。母亲说,家乡现在污染严重,星星也很少看得见了,唉~~时间匆匆,今年快过去四分之一了

  2. 前面几张图片,越看越像我老家村子里的景象,不信下次回老家拍来你看。

回复 Maie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