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场旅行都能说走就走

本文最后更新于2016年4月20日,已超过半年没有更新,如果内容失效,请在评论区反馈,谢谢!

——记录《喜马拉雅天梯》观后。

不是每一种旅行都可以说走就走的,比如登。对于大多数像 Maie 一样的爱好者而言,恐怕此生都无法领略到峰顶的那些美景。且不说登珠峰需要交纳的各种费用需要 30 多万(从尼泊尔侧南坡登顶要便宜 10 余万),买装备也需要 10 多万元。另外,登山者还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进行登山训练:先爬一座 6000 米的,再爬一座 7000 米的雪山(比如像慕士塔格贡嘎),两年后才能攀登珠峰。而攀登珠峰u准备期很长,但登珠峰的窗口期却很短,每年只有两三天的时间适合登顶,大多在 5 月中下旬。即使有钱有时间,还得有体力吧,上个楼梯都费劲还登啥山啊!更何况穷得连山都登不起了

电影《喜马拉雅天梯》剧照

还是说吧,这是一部讲述珠峰登山向导故事的纪录片,这是一部讲述信仰与冒犯的电影。电影开篇即点题:珠峰北麓的上绒布寺建于 1899 年,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年青的高山向导。那么问题来了,信仰与生存,守护还是冒犯,此为冲突之一。

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登山向导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这些牧民的孩子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珠峰峰顶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户的安全,好让他们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从人这方面来说,攀登珠穆朗玛峰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等闲之事,无论他是游客还是探险家,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不说,与之相关的山难、雪崩和商业纠纷等新闻也平添了这件壮举背后的变数。什么样的人会想要去攀登珠峰?他们的动机、代价和背后的故事,似乎也应该是一部志在探索登山者心路的纪录片应该关注的内容。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除了看到游客路上的缺氧和登顶的喜极而泣之外,并没有找到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任何入口。

上述冲突理论上应该让影片波澜壮阔,然而最终这部片子被剪辑得极为平静。也许我们实在无法给这座山、这群人定义,就像无法定义那对父子。应该去攀登?还是继续守候?我们没有答案,我们甚至无法学会他们的平静。《喜马拉雅天梯》这部电影选择的是群像展现的方式,但却缺少一个拍摄中心,整体显得零散,群像浅尝辄止,个体印象不深,观影时常犯脸盲,不知道谁是谁。所以我有时觉得它是电影吧,好像脱离了好莱坞式的经典剧情模板;说它是纪录片吧,又有太多的植入广告,更少了一些深度挖掘的东西。

从好的方面来说,这部纪录片会满足了我们关于西藏和珠峰的绝大部分想象:僧侣、庙宇、经幡、雪山、冰川、险途、牦牛、祈祷、心灵…关于它们的所有标签在镜头下都有反映。历时四年拍摄,还创下了一连串不明觉厉的“记录”:第一次将专业航拍无人机(大疆?)带上海拔 6500 米进行航拍摄影,第一次在珠峰海拔 7000 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 8848 米的珠峰峰顶。很多镜头都是超低角度近距离仰拍,还有多段延时摄影,整个登山过程的险峻和惊心,珠峰的壮美和威严,在 4K 超高清影像下身临其境感十足。不管去没去过西藏珠峰,4K 超高清画质影像从视觉效果上也给我们带来足够多的冲击。

电影《喜马拉雅天梯》剧照

从户外风光影片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从这一点上这部影片也是值得观赏的。

其实我在想一个更深的问题:为什么要去登山?(特别是珠峰)

“为什么要登山?”
—— “因为山在那里!”

对于热爱登山的人来说,雪山之巅永远是无法遏制的向往。“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著名的回答来自 20 世纪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登山家马诺里。但是我想说的不是这种标榜的口号。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大多数人真的那么高尚么?还是说纯粹是为了装 B 炫耀一下呢?!就像我有时候也是这样,去过什么地方拿出来显摆一下,刷一下存在感,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其实我们的旅行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会关心!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些“客户”,刚到大本营一下车就忍不住流泪的,身体跟不上却硬撑也想要登顶的,登顶后情不自禁各种感慨的…看起来,似乎登顶珠峰就能找到信仰升华心灵,可实际上彼处什么都没有,好不容易登顶之后只听到向导说:“赶紧拍照,赶紧拍照”…太讽刺了!喜马拉雅山峰已经不属于神灵,而是朋友圈了!

去了一趟西藏就心灵净化了么?登了一次雪山就征服升华了么?!

我喜欢雪山,我只想远远地静静地看着她们,雪山的美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要爬到她们头上说:看我多牛逼!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转山》等电影有着同样的对于心态方面的探索,只不过导演把它隐藏的很深:一方面向往藏地的神圣,一方面又丢不掉心中的虚荣。佛法求“本心”,忌“攀缘”,哪怕那攀缘的外物神圣如名山古刹,也终究是幻影空花。《转山》的终点是拉萨,《天梯》的终点是珠峰,可就算到了又怎样?骑到拉萨还得骑回来,登顶珠峰的下一步是考虑如何原路返回,征服了高山征服了自然征服了自己争来夺去最后还是难免一死,这与在无穷无尽的旅途中磨掉我执的转山修行的本意其实正好背道而驰。圣地归来如果只是膨胀了一份自豪,那还不如不去。天梯的尽头,遇见的应该是真正的自我,而非一个加冕了神性的俗人。这道理,《喜玛拉雅天梯》用壮美的风光和舶来的“人性”概念都没说明白,但绒布寺里的喇嘛们或许是明白的。

(题图来自电影海报,特此感谢)

推荐阅读:



除非注明,流浪天下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查看声明
本文链接地址:
订阅本站:https://maie.name/feed打赏:https://maie.name/donation

背包客,徒步自助旅行爱好者,户外旅行风光爱好者。前逍遥山水间户外团队成员,“流浪天下”博客网站站长。背包旅行,流浪天下,行走的日子,我只是天堂的过客...

猜你也喜欢:

6 条评论

  1. 前两天看的绝命海拔和早些年看的垂直极限都是讲的是一个道理,为什么要登山,因为信仰而已。

  2. 想到了前些天看的《绝命海拔》。
    有时登峰这件事,与其说是挑战自然,不如说是一种征服自我的修行?

    1. 同样是登珠峰,一个是讲的登山者,一个是讲的登山向导,侧重点不同。商业登山没有几个人可以不靠向导(背夫)独自登上去。从欣赏风景的角度还是值得一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