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天下

背包行走,流浪天下

八卦史话:古蜀国与望帝啼鹃

本文最后更新于2013年9月25日,已超过半年没有更新,如果内容失效,请在评论区反馈,谢谢!

我之于四川郫县的想象,也仅有郫县豆瓣而已。所谓吃在四川,味在郫县,郫县豆瓣在川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这次我要说的不是川菜,而是关于古蜀国和巴蜀地域历史文化,以及关于望帝和丛帝两位老人家的八卦。

郫县、犀浦和高新西区,我一直没太弄明白到底是什么隶属关系,坐公交车从成都市区到郫县,约摸要2个多小时,高铁和地铁则另当别论。我到郫县走过的地方不多,但有几个地方却印象深刻。

郫县特色

一是郫县的路,很有特色。
比如泰和园门口十字路口中间有一株古树,为了保护,车辆都绕行而走。没隔多远的望丛西路上,居然又发现有一条有六条交叉路的叉路口。而在望丛祠门口,还有一条“S”形的三叉路口。你以为这就是高潮么,不是的。拥有这么多奇葩路的郫县,路并不宽,但却很少见有拥堵,一路都很顺畅。

二是吃。郫县的路边,和同事随意找个街边小店,郫县豆瓣风味的三菜一汤,也不过几十元钱,填饱肚子的同时还能让自己觉得很划算,这才是休闲惬意的生活。而这也是成都在打造”财富之城、成功之都“时不经意间所失去的。

三是郫县望丛祠,里面供奉着古蜀国的望帝和丛帝。我国正史记录的也只有三皇五帝,没有望帝和丛帝,这便勾引了我的好奇心,想不到郫县居然是古蜀国的都城,这个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

古望丛祠

望帝和丛帝的故事

古蜀地北起陕西与甘肃南部,南部至云南与贵州北部。早期蜀人活动在川西北的岷山山区,后期在才迁至川西平原。据史籍词霸,古蜀国主要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几个王朝。古蜀国建于夏商之际,灭亡于战国晚期,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

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考古出土了大量有鱼鹰头像的陶器,历史学者推断是鱼凫文化的象征。杜宇王朝的情况,根据《蜀王本纪》等文献记载来看,由杜宇王朝开始古蜀国开始走向兴盛。

以下辑录一段《蜀王本纪》中的内容,虽为文言文,却也通俗易懂:

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

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

望帝去时子圭鸣,故蜀人悲子圭 鸣而思望帝。望帝,杜宇也,从天堕。
—-节选自(明)郑朴 辑《蜀王本纪》

杜宇作蜀王,称望帝,建都于郫(今郫县)。望帝重视农业,“教民务农”,促进了杜宇王朝的农业发展,因此深得农民拥护。望帝晚年,成都平原洪水为患,杜宇命丞相鳖灵活治水,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劈开玉垒山、宝瓶口,疏通岷江之水,变水患为水利,并奠定了都江堰工程的基础。后来望帝归隐西山,禅让帝位于鳖灵,称为丛帝。

等等,既如此,怎么会有“望帝啼鹃”的?是不是这段历史另有隐情!

望丛祠内的拱桥
(望丛祠内的拱桥)

望帝啼鹃

望帝啼鹃这成语出自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也写到望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望帝啼鹃这个典故通常的讲法是这样的:

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据汉李膺《蜀志》)

就是这样一段传说,对于望帝为何要啼血变杜鹃一说,却有着不同的“版本”,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说望帝归隐后,鳖灵(丛帝)统治下不重视农耕,所以望帝出山规劝未果,望帝郁郁而终,变成子规鸟(杜鹃鸟,又叫布谷鸟),每到春天不断地”布谷-布谷“地鸣叫,催人播种。杜鹃不停鸣叫,直致满口鲜血,染红了杜鹃花。

二说望帝归隐,鳖灵即位后极尽骄奢淫逸,甚至霸占了望帝的妻子(就是那位从井里涌出的神秘姑娘利),百姓受尽压迫,望帝得悉后才悲愤而死,蜀地百姓每每听到杜鹃鸟那凄凉哀婉的叫声,便想起了故去的帝王杜宇。

另一说,鳖灵的妻子名叫朱莉,生的美丽端庄,丈夫当上宰相后,就把她从楚国接到了蜀地,没想到杜宇在鳖灵治水之时同朱莉产生了一段“恋情”,事后悔恨不已,认为对不住鳖灵,就遗书鳖灵,让他接任国君之位,自己则悄悄躲到西山隐居起来,鳖灵即位以后也颇有作为,使蜀地国泰民安(据说那时杜鹃的叫声还很欢快),而鳖灵的子子孙孙却一代不如一代,昏庸贪婪,把蜀地弄得乌烟瘴气,最终被秦惠王灭掉(这时候,杜鹃鸟的叫声也越来越凄婉,百姓闻之无不落泪)。

就上述分歧而言,我也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不过这么一解释,枯燥的历史顿觉生动了起来。要是历史书都这样写,妈妈就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历史了。神话传说源于生活,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理解、认知和解释。蜀地洪水泛滥,宰相治水有功,帝王便通过禅让制把王位让出…前面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后来呢?!望帝和丛帝这么有头有脸的人物难道还要要现在的人去争一个女人么?!而丛帝统治下的开明王朝达到了古蜀国兴盛的巅峰,丛帝会不是一个仁君么?!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却又绝不只是一段故事。杜鹃啼叫千年,其中的含义也只有劳动人民能够懂得。望帝和鳖灵身上,又都体现了人性层面上不容忽视的弱点—-欲望,贪婪……只可惜历史总是由统治阶级来撰写的,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获得历史的真相,而我们却又太八卦了。

望丛祠内的荷花池
(荷花池里可供游船)

丛帝兴国,成都得名

鳖灵何以善治水?近人研究古蜀史,根据残存的历史文献,以及民族迁徒分合情况,认为开明帝属一氏族,即巴族。鳖灵生长在楚地,楚地多江湖,因之深识水性,富有治水经验。他溯江西上,先到南安(今四川乐山市),后到郫邑见望帝。望帝知人善任。即以其为相。适逢洪水为灾,望帝又委其以治水重任。他不负厚望开凿玉垒山和金堂峡,使洪水分道下流,水患得平。开明系氏族之名,一世开明帝名鳖灵,受禅得国后才称丛帝。公元前6世纪蜀王开明五世才开始在成都立宗庙,迁都成都。开明王朝迁都后,取周文王迁岐“一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成都由此得名。

丛帝承袭望帝开创的丰厚基业,既守成,又继续发展,能与北方强邻秦国争雄。所以传其子开明二世卢帝时,竟能举兵”攻秦至雍(今陕西凤翔)”,不仅保有”褒斜前门”。而且越秦岭,达到渭水平原,一直进逼秦国都城。于此可见“帝以会昌,神以建福”的颂词,不是偶然唱起来的。

开明王朝的覆灭

开明王朝共传十二世,统治古蜀三百五十年,这个王朝的末期,已经迈入了刀光剑影的春秋时期。在中原文明的强大压力下,早期蜀国占优势的局面终究捉襟见肘,伴随着国力的逐渐消沉,开明王朝的末代蜀王也终究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

公元前316年,蜀王伐巴,巴王求救于秦,秦惠王久有灭蜀之意,遣张仪、司马错率兵伐蜀,秦国大军一路高奏凯歌,蜀国不得已从巴国撤军,仓促应战。蜀军在蒹萌惨败,蜀王仓惶逃亡,在今彭山县东北部为秦军所围,惨遭杀害。蜀太子和太傅、丞相等冲出重围,也遭到秦军狙击,全军覆没。就连远迁到越南交趾的蜀王子安阳王在建立瓯雒国后,也没能抵挡住秦国都尉赵陀的军队,在艰难维持近半个世纪后,烟消云散。古蜀王国从此消亡。

丛帝之陵
(丛帝之陵)

古望丛祠

望丛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在古蜀郫县,望帝教民务农,丛帝凿山治水,为成都平原的早期开发作出了突出贡献。望帝死后葬于灌县,丛帝死后葬于郫县城南,后人建有丛帝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建望丛祠。

一般祠庙都是一个门,望丛祠一祠祀二主,所以设两个门。
古望丛祠
(古望丛祠)

望帝之陵
(这里走到尽头就是望帝之陵)

望丛祠目前免费开放,殿宇陵墓之间,荷塘水池环绕。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墓地及周围二百多株古柏,还有诸多杜鹃花。据说每年农历端午节,附近民众都要聚集在这里举行“赛歌会”。赛歌会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参赛者都是普通平民。望丛祠附近还有子云亭、杨雄墓和杜鹃城遗迹等游览点。而平时,这里主要是闲人喝茶打牌的地方。

望丛祠内盛开的的莲花
(望丛祠内盛开的的莲花)

据同事说,这里将由某房地产公司重金100亿打造成望丛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五星酒店…界时这里所有的休闲和惬意也许都将不复存在,正如滚滚历史洪流一般,谁会记得望帝杜鹃城里曾经谁开过一个五星酒家呢?!

参考资料

《巴蜀地域文化》(刘斌等主编);
《蜀史纪要 5,丛帝及开明王朝兴亡》
百度百科”望丛祠”、”望帝啼鹃”



除非注明,流浪天下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查看声明
本文链接地址:
订阅本站:https://maie.name/feed打赏:https://maie.name/donation

背包客,徒步自助旅行爱好者,户外旅行风光爱好者。前逍遥山水间户外团队成员,“流浪天下”博客网站站长。背包旅行,流浪天下,行走的日子,我只是天堂的过客...

猜你也喜欢:

6 条评论

  1. 觉得现在喜欢历史的人不多了

    话说身边有历史方面教专业的人,于是人家不大看历史剧,因为胡编乱造得受不了,甚至连摆设也是乱放,明明合该是供奉给死人的物品,居然被拿来当有钱人家显摆的摆设

    但不得不说,现在中国历史剧的编剧真心没什么深度和对待历史的严肃态度

  2. 唉,学生时代是死记硬背,本来也没怎么明白,十多年下来都荒废的差不多了,上地看历史剧人物朝代都要一个劲地问我老公,他都烦了:找你老师把学费要回来!嘿嘿,你写的这个我草草看了一遍,没啥明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