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

Table of content

人间四月,本应该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可这一年的气候异常反常,已经大半年没下过雨了。任是那人间四月闲不住的农人,也无法不对着干裂无法插秧的田地皱眉。

一个电话

4月13日

偶然间接到一个电话,是老家镇里卫生院的小兰护士打来的。前段时间国家组织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X 光照片显示母亲肺部有一团阴影,医生特地来电话告知家属,要求去上级医院做一个 CT 检查。特地打了上级医院的电话周末能否做 CT,得到肯定的回复。

4月15日

利用周末的时间坐高铁回老家。陪三个老人和大哥吃饭。

4月16日

考虑到首诊不去大医院添堵,早上坐车去了市第二人民医院挂了一个呼吸科的号,去科室外排了半天队,医生开了 CT 检查的单子。刷医保卡交费,报销后好像是 200 多块,排队做检查,人不多,也很快。只是检查 报告要等两个小时。

中午,和母亲去街对面的面馆简单吃了点豆汤面。时间还早,说服母亲去旁边的羊大山小公园转转。公园不大,有亭台楼阁,也有树荫。母亲见到花花草草地的也很高兴,叫我用手机多拍点照片。

下午拿到 CT 检查结果,磨玻璃团块疑似肺 CA。医生告诉我要确诊得做穿刺活检,这边医院条件有限,还得去大医院。

母亲着急回家,猫(隔壁邻居家的)要下仔鸡要吃食。我陪她到马路对面等车,似乎回去镇上的车不从这里经过。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坐车,于是陪母亲走了一公里左右的路,终于看到了回镇上的客运车。天上下起了雨点,母亲上了车。

咨询了姐夫和外甥,在手机上关注了本市最好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科,最快只有周一才有号,上午的号已挂完,下午的特需门诊 40 元一个号,赶紧挂了一个号。

4月17日

和母亲约好周一检查的时间。

母亲说她城里不熟悉,怕找不到路,于是拉上四伯一起。四伯又约了在星儿家汇合吃了饭再过去。

下午去到医院门诊大楼,果然人山人海比赶场还热闹。

轮到我们的号,医生开了增强 CT 检查单,又帮开了入院通知排了住院的床位,只是不知道要等多久。去增强 CT 检查的科室预约,为了医保报销又回到门诊大楼交费,结果给排到了明天上午。

于是送四伯和母亲去上次坐车的地方坐车回镇上。

4月18日

早上城里下了一阵雨,天气里透着凉意。 8 点过,母亲如约而至约定的下车地点。

打车来到医院医技大楼 2 楼 CT 检查室,护士说先到了就先打针吧,按要求至少要喝 1L 水。坐在旁边休息椅子上不断喝水。等待,检查,喝水,观察 30 分钟,取针,喝水。

医院里人太多也没地方待,准备送母亲回去。门诊大楼外面的路上很多交警,打不到车,于是步行到广场边上终于打到了车。我送母亲到客运中心,找了一家面馆要了两碗面,又让老板加了两个鸡蛋。

买了车票送母亲上公交车,我则继续等增强 CT 的检查结果。

中午 12 点过出了结果,医院的小程序上已经能看到结果了,3.1cm*2.4cm。

4月19日

想去医院住院部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入院,住院部楼下安装了门禁系统,刷脸入楼。原来是要办理了入院手续才能进去。因为医生开具的入院单只有三天有效期,我去对面预交了 5000 块钱。

上七楼呼吸科问护士长说是排着队的,有床位了会电话通知入院,没通知就等着。

19 号下午三点过通知明天有人出院有床位了可以入院,晚上九点过又通知说那人病情加重,暂时出不了院继续等通知。

4月20日

上午 11 点左右接到住院部护士站的通知说明天可以入院了。

由于入院通知有效期只有三天,还好昨天交了费,要不然过期了又得重新开入院通知。

入院

4月21日

今天入院。
早上八点过老地方接到母亲,母亲把家里养的鸡托给四伯照管,带了一包换洗衣服过来了。

打车到医院住院部,来得早了些,病人都还没来得及办理出院。我们在电梯间走廊上,看着进出电梯来来往往的病人。一直到 10 点过,医生查完房,给要出院的病人输了出院证明,才轮到新病人输入院。

由于病人实在太多了,医生给安排到护士站对面走廊上 130 床,病房里有空床了才能按顺序给挪进屋里去。

陆续采集了身份证人脸办理门禁登记;租了陪伴床和被子(押金 100 元);测了血压、抽了血去做检查。

第 1 天其实没啥事,我和母亲就坐在走廊的病床边,看来来往往忙碌的病人和医护人员。

呼吸科的病人是非常多的,走廊上都加了病床。

这个科室的病人都是中老年人居多,有些病人是自己背个包就来住院了;有些病人严重的都是直接进 ICU ,有专门的护工护理;像母亲这种农村老太太又不认识几个字又没怎么进过城,那肯定得有陪伴的人要不真搞不清楚。

关于吃饭,一天三顿有人会送饭到每层楼上,碰见了就可以买饭十几块一份菜。医院里的两个食堂也在墙上贴了点餐二维码,可以在小程序上点餐送到病床。点外卖只能送到住院部楼下,自己下去取。也可以自己去楼下食堂里吃。食堂里也是改造了比较规范,先点餐付钱,饭和炒好的菜可以凭票领取;现炒的菜、面、汤啥的做好会端到位子上。

赶上周末,检查就做了抽血。结果是缺钾
液体主要是拉氧头孢和氯化钾。

4月24日

介入科在CT引导下肺部穿刺取样做活检。

要确定是否有转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 PETCT,检查比较准确,费用要 8K 左右,全自费;还有一种就是分部位做检查,可以报销。纠结了一下,咨询了教授,最后选择是分部分检查。

4月25日

医生给开了全腹部增强CT、头部核磁共振增强成像、体表包块淋巴彩超、全身骨扫描等的检查,看有没有转移。

病房

后面这几天都是做检查和在病房里修养,由于是从背后穿刺的,经常是趴着休息。在病房里等待结果是漫长而揪心的。
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从未想过母亲会得这种病。最初我恨老天不公,为什么偏偏找上我们家,为什么是母亲,一个农村小老太,也没干过啥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要找上她;接着我又懊恼,平时没有关注母亲的身体健康,没有每年做身体检查;后来我又悔恨觉得贵没有为母亲买一份防癌商业保险。

小小的病房安排了 6 个病床,隔壁有个床是兴文博望山下开农家乐的龙叔夫妇,性格很开朗,我还加了龙叔的微信准备有空去玩。还有一个床是个大叔慢阻肺还是什么,每天有很多人来看望,有两个女儿,说话声音都很宏亮,可转天就病危了,小女儿哭倒在病房外面走廊上。我把她拉起来,让大叔看到不是更严重么。后面好像连夜送回老家医院去了。

病房里出出进进,每家人都有心酸和不堪的痛苦。在这期间我阅读了菠萝李治中的一套癌症科普书《她说》、《深呼吸》、《癌症新知》、《癌症真相》等书,心理渐渐平静下来,认真面对。

确诊

4月28日

活检确诊,肺腺癌T4N1M0-1。
与主治医生沟通两种方案:一是化疗;二是去做基因检测。由于亚洲不吸烟的妇女有一半以上都有EGFR靶点,有机会吃靶向药。于是我选择将样本送去做基因检测。
由于本院做不了基因检测,医生给联系了跟医院合作的基因检测机构:上海允英医学检验所。很快有业务人员过来联系我,将活检剩余的切片拿去做基因检测。我选择了常见的NGS-16基因靶向检测套餐+PD-L1免疫组化检测,收费6800元,不讲价,付现,无发票,只开了一张收据,不知道是不是被坑了。

出院

5月1日
医生停了医嘱,开了出院证明。出院,此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基因检测结果

5月11日基因检测报告出来,有 EGFR(19.60%)突变,结果exon21,c.2573T>G,p.L858R。
立即挂了下周一医生的门诊号。

5月15日
到门诊四楼呼吸及危重病科给医生看基因检测报告。医生说可以吃“阿美替尼(阿美乐)”,药要到国药西南药店去买,但是可以报医保。并且叮嘱每三个月复查。医生给开了《处方》、《医疗诊断证明》,去楼下医保窗口拿张表填表,结果拿的是门特大病申请表,又跑到住院部请医生填写。,
拿处方、医疗证明和活检报告及其它资料找到国药西南药店,就在钟鼓楼附近的二楼上。结果说是要《单行支付病种认定表》,又重新回医院拿表填写。终于买到药了。
一个月三盒,每天2粒,定时服用。
费用6048元,医保支付3628.8元,自付2419.2元。
送药回家,由于母亲在吃其它药,推迟到了05月21日才开始服用。给母亲手机设置了闹铃提醒,每天晚上20点服用,早上7点吃降压药。

复查

原以为这个单行支付的药只能开一个月。后来才知道口服药可以一次购买不超过84天的量,注射药一次用量,处方三日有效,可以提前7天买。
三个月后复查,要检查的项目是血常规,肝功,肾功,胸部CT。后来才知道所有要检查的项目都要填到门特单子上,包括其它药都写到上面才能报销。

Maie

背包客,徒步自助旅行爱好者,户外旅行风光爱好者。前逍遥山水间户外团队成员,“流浪天下”博客网站站长。背包旅行,流浪天下,行走的日子,我只是天堂的过客...

0 条评论

  1.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沙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